传承历史

“武德家风”助石门覃氏百年昌盛揭秘

编辑: 覃 业 翼 日期:2018-04-14

 

 

                覃 业 翼

 

   走入石门县乡村的覃姓家中,大多可见堂屋中间的墙上悬挂有一块“武德家风”的牌匾。问及,他们会告诉你这是覃氏家族的精神图腾。凡是覃氏族人无不以此为荣,对此顶礼膜拜,世世代代尊崇。

探讨其中的秘密,人们发现覃氏家族数百年来,长期信奉和倡导的这种“武德家风”,格外崇尚“爱国,忠诚,勇毅,担当,仁义,谦逊”的道德风范,影响深远。他们在“武德家风”的熏陶和影响下,一直团结和睦,世代昌盛,家族不断壮大。

据考究,石门覃氏,是石门县人口最多的大宗姓氏。石门覃氏“武德家风”缘自覃氏古老的“有竺家风”。

相传石门覃氏的先祖来源于殷商分封的诸侯“孤竹国”。孤竹君生有两个儿子:伯夷、叔齐。孤竹君临死时留下遗嘱,命次子叔齐继承王位。等到孤竹君驾崩,叔齐认为继位的传统是立长子,伯夷是长兄,应该立他为王。伯夷却说:“这是父王的命令,怎么可以违背?”叔齐说:“立君以长,这是继位传统,怎么好打破呢?”兄弟俩推来推去,谁也不肯继位。不久,伯夷、叔齐听说西伯侯姬昌建了礼仪之邦,敬重老人,乐意供养老迈之人,就去投奔他。到了周国,恰巧西伯侯姬昌死了,儿子姬发即位,并追赠西伯侯姬昌为周文王,自己封为周武王。周武王不但不安葬父皇。反而载着父亲的灵位,以文王作号召,于公元前1122年会合四方诸侯,领着大军讨伐东边的商纣王。伯夷、叔齐兄弟俩拉着周武王的马头,扣马而谏:“父亲死了不安葬,反而兴兵打仗,可以算孝吗?做臣子的去讨伐国君(因周国为商朝的封国),以下犯上,可以算仁吗?”可是周武王不听诤谏,一意孤行,不久商纣王灭亡了。伯夷、叔齐认为周武王不仁不义不孝,不愿意接受周朝奉禄,隐居首阳山,饿死了。而孤竹国民从此沦为周朝农奴。在被迫迁往洛阳途中,孤竹国民仍以国为姓,称孤竹氏,竹氏或有竹氏,后人读为“有竺氏”,暗喻孤竹国仍然存在。中华覃氏是伯夷、叔齐的后裔,长期把伯夷、叔齐的谦逊、仁孝、勇义精神作为道德风范,称作“有竺家风”。

据石门《光裕堂.覃氏族谱》记载,到唐天宝年间,“有竺氏”后裔、瞿塘关总兵覃汝先因“安禄山倡乱”对唐明皇救驾有功,被授予光禄大夫,奉命驻守施州。汝先生伯圭,伯圭生仕魁,仕魁生友仁。覃友仁于宋末元初,从施州中建追寇至麻寮,驻防到今长阳、、五峰、宜都等地。元末明初起,辖地南移到石门西北部。初驻金鸡关,即今维新镇覃家山;再移富石堡台,即今磨市镇邓坪村;后移添平所,即今所街乡留驾坪,成为石门覃氏的始迁祖。友仁生绪祖,绪祖生添顺。

覃添顺,就是石门历史上著名的诰封武德将军、添平守御千户所土司政权的首领,元文宗天历二年(1329年)生于磨市镇邓坪富石堡。胡元末年,中原鼎沸,湖广各属大乱,澧州民无所主,众以添顺英勇仁义,推为台宜寨主。添顺在澧州帮助明洪武帝朱元璋打败元军和陈友谅,征服了湘鄂西诸土司广大地区。明洪武二年(1369年),朱元璋颁布诰命,受封覃添顺为“武德将军”,任添平守御千户所正千户,世袭其职。覃添顺管理添平千户所后,全力继承并不断发扬覃氏“谦逊、仁孝、勇义”的“有竺家风”,结合对添平所军民统治需要,更加具体地提出了《覃氏宗训十条》,概括“爱国、忠诚,勇毅、担当,仁义、谦逊的覃氏家风精髓,定义为“武德家风”。从此,石门覃氏又以“武德家风”传世,一代接一代口口相传下来,传承至今达700年之久,不仅激励影响石门覃氏,而且流播整个武陵山地区的覃氏家族。

据记载,石门覃氏创制的《覃氏宗训十条》具体内容为:

一是忠君上:民生有三,君臣义通。为子当孝,为臣当忠。龙虎奢愿,犬马微躬。无小无大,有初有终。立功域外,正色朝中。丹青万古,纯白此衷。退视道屈,进视道隆。家世贤良,莫玷旧风。

二是奉祖先:山根泰岱,水脉昆仑。明明我祖,贻厥子孙。西秦非远,南楚实繁。鹰扬武烈,鹊起文园。永念宗本,勿忘国藩。祭虔尝礿,荐洁频繁。欲疏欲数,则怠则烦。恪恭朝夕,事亡如存。

三是孝父母:罔极之恩,侔于昊天。鞠育顾复,恳挚緾绵。冲龄授室,壮岁授田。成才望切,败类情牵。何以报德,何以象贤。立身行道,裕后光前。明发一什,蓼义三篇。奚喜奚懼,父母之年。

四是宜兄弟:同父同母,兄弟相随。克友克恭,兄弟攸宜。豆觞可乐,斧戕胡为。壎箎可奏,参商胡离。雁序试看,鸽原请思。杖杜谁嘅,茑萝谁悲。楼想花萼,树想荆枝。及尓臭味,焉敢差池。

五是念族戚:纷纷酬对,环视一身。尓有九族,乃人之伦。尓有三党,皆已之亲。长幼礼秩,投报情真。羔羊意美,酾酒德沁。勿薄家谊,勿衰旧姻。弔忧庆喜,扶困周贫。旌门日义,表里为仁。

六是睦乡党:我乡我党,聚处一方。长幼礼接,弔贺情将。相友出入,相助守望。富则怜贫,勿涉炎凉。强必扶弱,休较短长。行仁讲让,恶隐善扬。户无争讼,俗自淐良。惟邻是卜,敬效勿忘。

七是亲塾师:子孙虽愚,经书必读。在国有学,在家有塾。义路礼门,士行儒服。冶无顽金,匠无弃木。丽泽试资,瓣香试祝。斗室尓居,云雷可卜。茅庐尓游,公卿在目。化雨其沾,春风其沐。

八是饬武备:文事既备,我武维扬。世勋不坠,国伐斯张。惟明启运,载锡封章。熊羆整肃,狐兔潜藏。山川铁劵,社稷金汤。诸蛮永御,奇绩聿彰。充国慎重,子仪忠良。世守勿替,庶迪前光。

九是安本业:人世先务,莫重治生。仰事系念,俯畜关情。寒衣谁给,饥食谁营。于此专攻,士读农耕。于此慎择,贾良工精。小则饱暖,大则功名。游民曾罚,惰民曾征。凡我宗族,毋忘责成。

十是守王法:生今之世,为今之良。理合守法,道在尊王。尓奉国宪,尓懔朝常。毋或干纪,缧絏难当。毋或犯律,赫衣堪伤。败度败礼,小人凶殃。怀刑怀德,君子吉祥。愿我家族,念此毋忘。

石门《光裕堂.覃氏族谱》记载,明嘉靖翰林院的编修陸泰所撰的《覃氏宗训序》中说,“《覃氏宗训》一书,乃武德将军添顺公所辑,厥孙商溪广之,以教其家者也。自奉先孝亲至安分守法凡十条,用垂训鉴其所以,贻厥子孙者,盖恳且至矣。”“覃氏之训,夫理道始于家,自是而履顺图艰,世守勿替,将千万世不拔之业,胥于是基之。”

明嘉靖时荣禄大夫金汝砺也指出,“家训一录,覃氏世宝也。文事武备,卓有成宪。”

在《覃氏宗训十条》的规范和约束下,“武德家风在添平所覃氏家族里不断扎根成长,成为一代又一代覃氏家族成员必须遵守的祖宗成法,不断倡行文明礼仪之风,有力地促进了“爱国,忠诚,勇毅,担当,仁义,谦逊”的家族精神形成,保持了家族经久不衰的奋发向上、团结进步。

“武德家风”首倡爱国、忠诚。添平守御千户所土司政权自明洪武帝诰封建立,至清雍正(1735年)“改土归流”,不断发展成长366年时间,坚定地自觉接受和维护中央朝廷的威权统治,从来没有发生与中央政府对立、反叛的情况,成为武陵地区广大少数民族数十个土司政权中十分少见的忠诚爱国政权,属于中国历史上罕见的民族团结和爱国土司政权的典范。清《同治.石门县志》载:自元至正二十四年(1365年),覃添顺认为朱元璋号令天下,深得人心,决心归附明魏国公徐达以后,覃氏家族一心一意辅佐明朝政权,忠诚国家。洪武四年,覃添顺的亲叔侄、慈利宣蔚使、“湖广理问”覃垕因不满朝廷,发动叛乱,添顺奉行“为子当孝,为臣当忠”的信念,坚持不徇私情,大义灭亲,带兵协助江夏侯周德兴夹攻覃垕、田大于永定百丈峡。洪武六年,添顺又服从魏国公徐达调令,出征上下酉州。洪武十一年,又出征上下铅厂、天火岭、铁门关,招抚答谷聚种张鸭儿等,让其安民乐业。洪武二十二年,覃添顺安排长子覃文孙听从朝廷调遣,征剿擒获安福千户所叛贼夏得忠。而夏德忠是覃添顺的同行起兵的好友夏克武之子。其后裔还有覃善教调征贵州修仁,覃世奇调征麻阳、镇竿及贵州铜仁等,服从征调达数十次之多,从无异议。总之,只要是朝廷号令,石门覃氏都能做到严格执行。

到清雍正“改土归流时,武陵地区绝大多数的世袭土司司主都未逃脱被杀或遣散异地安置的命运。鹤峰的容美土司因拒绝“改土归流”,受到朝廷征剿,末代司主田雯如最后上吊自杀。湘西永顺的彭氏土司最后被迫遣送到江西保命。添平所覃氏土司政权却因响应朝廷号召,积极参与“改土归流”,不仅幸运地生存下来,并得到朝廷敕命,由“千户”改为“千总”,继续世职至清讫才予终止,保持政权达402年。这一点,非常难能可贵。今天,石门覃氏成员积极争当拥护党的领导,服从政府管理的模范,更是有目共睹。

“武德家风”崇尚勇毅、担当。不说覃添顺,但看石门覃氏的民族抗法英雄“雄边玉帅”覃远琎的事迹,即可管窥覃家人的勇毅、担当的“一斑”作为。史料记载,清同治九年(1870年),添平所名帅、广西按察使、楚军督办兼左右江兵备道的覃远琎(字玉次)奉旨挂帅阅边,督办中越边防。同治十三年(1874年),法军入侵我国。远琎移营龙州,与黑旗军首领刘永福结成犄角之势,同心抗法,但朝廷主和,弃用战将,故歇职故里。壮志难酬,远琎书“霜寒不得三秋菊,露冷偏宜四季松”自勉。光绪十五年(1889年)十月,又奉旨阅边。时远琎年近古稀,仍不辞年高,不惮烦劳,亲自巡视边防,训练将士,治军不懈。桂、越疆域交错,袤延千五百里,远琎率军沿边修复三关百隘七十二哨卡及各塘防,重建募府兵制,一时广西边关如铜墙铁壁。远琎因此享有“雄边玉帅”之称。光绪十七年(1891年)正月初九,远琎病逝边关,满营恸哭,文武请封。光绪皇帝敕赠正一品散官光禄大夫,并亲书挽联一副:“眼收千山风和雨,心关万代沉与浮”。

石门覃氏家族的人们对“武德将军”后裔的身份十分看重。覃氏老人们回忆说,1947年,所街覃氏家族还把覃经武推选为“武德将军”世袭官。身高一米七的覃经武穿上“武德将军”覃添顺一代一代传承下来的盔甲,站在添平所衙门大殿上,一时顾盼生辉、威仪有加。可惜这件传家宝传承到“文革”时因“破四旧”付之一炬。

他们想念当初,添平千户所在湘鄂武陵山区一带叱咤风云,管辖地域从包括今天的石门新关至湖北五峰县的渔阳关,北接长阳县,西抵桑植,西南接慈利,东抵澧州今澧县东门乡,领地达4000多平方公里。康熙《九溪卫志》载“其本所地方,东抵澧州界,南抵九溪、慈利县界,西抵各土司界,北抵渔洋关、长阳、松滋县界,四至周围千有数百余里。”成为武陵山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军事要塞。添平土司十分忠诚和依靠中央王朝,“假我爵禄,宠之名号,乃易为统摄,故奔走惟命”,故表现得特别勇毅和敢于担当,所以民风一向比较剽悍。

“武德家风”注重仁义、谦逊。石门覃氏家族虽然民风剽悍,但相当重视教育,经常倡导“子孙虽愚,经书必读。在国有学,在家有塾。”强调教化育人、孝悌仁义。秉文经武在这里得到了完美结合。明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南昌学士李元白为添平土司《重修覃氏族谱序》中写道:“仁以敦族,义以作范,礼以叙伦,智以办类,信以贞度”,似乎可以找到绵延至今“武德家风”的发轫之处。

石门覃氏世代讲究礼义。如覃氏家族中数百年来广泛传颂的民谣《十跪父母恩》,就是覃氏长辈教育家人要讲礼报恩,孝敬父母的范本,字字深情,掷地有声。

一跪,十月怀胎娘遭难,一朝落地娘心宽;赤身无有一根线,问爹问娘要吃穿;夜夜五更难合眼,娘睡湿处儿睡干。

二跪,倘若有病请医看,情愿替孩把病担;东拜菩萨西拜仙,焚香抽签求仙丹;孩儿病情得好转,父母方才展笑颜。

三跪,学走恐怕跌石坎,常防火与水边边;时时刻刻心操碎,行走步步用手牵;会说会走三岁满,学人说话父母欢。

四跪,八岁九岁送学堂,望儿发奋赛圣贤;衣袜鞋帽都办全,冬穿棉来夏穿单;先生打儿娘心酸,拂袖掩面泪擦干。

五跪,父母真情比海深,为孩花钱不心疼;早起晚睡赚钞票,自己不舍花分文;莫让孩儿差别人,恨把黄土变金银。

六跪,儿女出门娘挂念,梦魂都在孩身边;常思常念常许愿,望孩在外多平安;倘若音信全不见,东奔西跑夜不眠。

七跪,养儿养女一样看,十七八岁结姻缘;烧香问神求灵签,力出尽来汗流干;花钱多少难算尽,为了儿女把账欠。

八跪,成家立业儿女安,父母操心仍不断;千辛万苦都受遍,父母恩情有千万;如若生儿娘不管,儿女焉能有今天。

九跪,父母心系儿女身,操心操到病满身;满头青丝变白发,脸起皱纹肢变形;儿女回家笑常在,嘘寒问暖忙炒菜。

十跪,父母年老得病患,谁请医来药谁煎;二老能活几多年,儿女团圆有几天;父母百年闭了眼,几多儿女在身边。

覃氏家人感念父母给予生命!惟愿天下父母健康长寿的风德广泛流传。

到如今,在石门,覃氏家族尊老敬老家风依然盛行。在所街乡的柳家台村,有位百岁老人覃官念,十几年前患白内障,眼睛基本上瞎了,家里人给他想了好多办法治疗,要他到县里医院去治疗。偏执的老人总认为自己年纪大了,治不好还要花笔冤枉钱,硬是不去医院。有一年端午节,大媳妇张远绿听村里人说有种中药可能对白内障有治疗效果,她欣喜不已,凭着描述,满山去寻这种山草中药,好不容易寻到了,赶紧揉碎给老人蒙巾敷上。第二天,老人奇迹般可以看见东西了。如今,覃官念老人有事没事就一个人步行到3公里外的所街集镇上去逛逛,逢人便夸媳妇孝顺。

不仅如此,石门覃氏家族尤其重视文化教育。据石门《光裕堂.覃氏族谱》载:“明弘治六年(1493年),诏令凡世袭各土官必用汉言汉语。弘治十四年(1501年),袭任武德将军、添平土司正千户覃毅宽(覃添顺的第四代孙),以文教为土人之倡,教训子孙,齐家共识,敦睦九族”。其后覃善教承袭武德将军,“明正德年间(1514年)设‘有竺书院’,土官子弟始于本地入学。”这比石门县第一所官办学院秀峰书院还要早254年。清《同治.石门县志》载:“有竺书院,在所街,明正德年间覃姓修建,后废。同治二年(1863年),覃远佑捐田租一百三十石复兴,原租大多拨覃氏祠堂。”

有了书院,为覃氏家族子弟就地兴学带来莫大便利,也为添平所辖地的文化发展注入了新鲜活力。据《覃氏族谱·大事记》记载,覃氏聚居区添平各土司 “富家子弟以诗书为恒业”,甚至寒俭之家“亦以子弟之诵读为重”。添平所的覃远琎考中进士,成为石门县历史上的三位进士之一,就是这里“文治日新、人知向学”的最佳佐证。

由此可见,石门覃氏世代兴盛,历久不衰,主要得益于“武德家风”的良好教育,武德文化的长期熏陶。“武德家风”文化也成为石门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瑰宝。

       2017422

Copyright © 2014-2020 SM-JJ.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石门经济网 版权所有

联系地址:湖南省石门县城,楚江街道澧滨路  邮政编码:415300

有需必应:15074208906(24小时恭候)  客服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投件邮箱:2971306639@qq.com 点击这里投件!

ICP备案号:湘ICP备15002191号    社会信用代码:92430726MA4LPR6M1J    湘公网安备43072602000232号